1984年2月5日,一代战神粟裕撒手人寰,享年77岁。日月失色,山河哭泣。很多健在的老一辈开国元勋们来向粟裕作最后的告别,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 在粟裕的遗体前,站着4个人,他们都是军队的首长们。有一位还是粟裕的老部下。他们都是谁呢? 先说左一,那是杨尚昆,当时担任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军委里,杨尚昆的地位仅次于军委主席邓小平。他亲自来向粟裕的遗体告别,那是军方对粟裕的高度尊重。 粟裕是排名第一的大将,建国后担任过总参谋长,晚年还担任过军委常委,他是一名职业军人,也是深受全军敬爱的首长之一。粟裕是穿着军装离开的。 左二是开国中将余秋里,当时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和粟裕的交集很少,他是红二方面军将领,然后长期在彭德怀领导的西北战场,是第一野战军的将领。 粟裕是中央红军将领,然后留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长期战斗在华东战场。虽然交集不多,余秋里非常尊敬粟裕,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后,余秋里专门去医院看望粟裕,对他说道: 你过去是有赫赫战功的,党和人民都知道,你现在身体不好,有什么事情要办,就跟我们讲,我们来办。今后有什么重大事情,还要向您请示报告。 余秋里是代表总政治部来看望粟裕的,躺在病床上的粟裕对组织的关怀表示感谢。如今粟裕逝世,余秋里也是代表总政治部来向他告别的。这是对粟裕极大的尊重。 (粟裕和杨得志访问朝鲜,和金日成等合影) 左三是开国上将杨得志,当时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参谋长。杨得志和粟裕一样,都是湖南人,戎马生涯中,他们的交集也不多。但是建国后,他们都担任过一个共同的职务,那就是总参谋长。 粟裕是第一位担任总参谋长的开国大将,杨得志是最后一位担任总参谋长的开国上将。1978年,粟裕率领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了金日成首相的亲切接见。 当时粟裕是代表团的团长,杨得志是副团长。粟裕建议代表团组成临时党支部,并推选杨得志担任支部书记。可见粟裕对杨得志这位小老弟的器重和厚爱。 名将惜名将,英雄敬英雄。如今,老大哥与世长辞,代表老大哥曾经领导过的总参谋部,站在老大哥的遗体前,年过七旬的杨得志神情十分悲痛。 最后一位,跟粟裕的关系最深,他就是左四戴着眼镜的开国上将张爱萍。张爱萍是华东野战军的将领,是粟裕的老部下。他们都担任过新四军的师长。 建国后,粟裕担任了总参谋长,张爱萍是副总参谋长之一。当时粟裕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关系不是那么和睦。粟裕知道张爱萍是彭德怀红三军团的老人,所以有时候就让他直接向彭德怀汇报工作。 (李先念和楚青握手致哀) 彭德怀也很喜欢张爱萍,索性就让他搬过去,和自己在同一层楼办公了。张爱萍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了错误的批判。 与会的第三野战军将领都不愿意批评粟裕。说粟裕是个人主义,张爱萍就不同意,他专门去找黄克诚,说粟裕不是那种人,我就不发言了吧。黄克诚点了点头,说也好。 可是后来军委指定让张爱萍必须表态,张爱萍没办法,只好说粟裕同志过去在华东战场,胜仗打得多,是有些骄傲的,总参千头万绪,总参谋长不好当。 表面上是批评,其实张爱萍是千方百计想维护粟裕。他的表态轻描淡写,领导不满意,还点名批评了他,说他太软弱。 如今粟裕逝世,而张爱萍已经担任了军委副秘书长,同时还是国防部长,他是代表国防部来向老首长作最后告别的。 除了这4位军方首长,还有一位更高级别的大人物来向粟裕告别,他就是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和粟裕都是新四军的主力师长。 导热垫片 https://www.gd-eco.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