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晋源信息港 2023-01-01 450 10

要部署千枚导弹,射程覆盖中国沿海?日本想干嘛

在线作图 https://www.zhaotu.com/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日本政府正考虑部署1000多枚远距离巡航导弹,可以“覆盖朝鲜和中国沿海地区”。

日本主流媒体之一《读卖新闻》今天发布独家报道,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披露了这个立即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信息。虽然日本官方目前尚无回应,但这个消息的几个关键因素“似曾相识”:

改进12式反舰导弹使其射程达到1000公里,主要部署西南诸岛,防止“台湾有事”增强“反击能力”……

日本右翼舆论在此之前就已经多次放风,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升级军备。这次考虑部署上千枚远距离巡航导弹的消息,也让很多人立即嗅出了熟悉的味道。

1

《读卖新闻》这篇独家报道一出,立即引来国际主要媒体转载。一些分析将这个消息与日本右翼竭力炒作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关联,认为目的在于“抗衡中国”。

报道援引日本多名政府官员的话说,拟议中的超过千枚导弹,将由日本陆上自卫队现有的12式反舰导弹改进而成。

资料图

改造升级后的目标射程,将从目前的100多公里增加到1000公里;发射方式,也将增加可从海上和空中发射;部署地点,以日本西南诸岛至九州岛一带为主;部署时间,据说东京很急,首批改进后的陆基导弹2024年就将部署,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

报道还说,为了早日拥有千枚远距离巡航导弹,“有必要增加导弹研发企业生产线”。日本防卫省考虑专门设立支持相关企业设备投资的制度,相关经费将被列入2023财年预算。

为什么日本如此着急谋划和推动这个动作?

根据《读卖新闻》“转述”,一是“鉴于台海局势变化”,二是日本政府认为日美与中国的导弹打击能力“差距太大”。

第二个“担忧”,说是主要原因。

为帮日本政府“自证”,报道还引述美国防部等消息来源,称中国拥有射程覆盖日本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约1900枚,以及对陆攻击巡航导弹300枚。

又是“防范台湾有事”,又是“缩小与中国导弹差距”,考虑部署千枚远距离巡航导弹的事,至此就暴露出日本政府惯用的那套手法:通过炒作“安全威胁”寻求军备升级突破限制。

其实,在“超过千枚”这个数量引起国际关注之前,日本计划部署射程超过1000公里导弹的消息,已经“流传”相当一阵了。

还是《读卖新闻》,17日的一篇报道就说,日本政府计划在新建的两艘“宙斯盾”舰上,安装远距离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可能搭载对象,就是12式反舰导弹的改进款。

更早一些时候,基于12式反舰导弹打造更大射程导弹,就已频繁见诸东京的各种“计划”。

资料图

这个12式反舰导弹来自三菱重工,1992年开始研发,2015年部署,最大射程200公里。有日媒说,刚一部署开始,日本政府就对这个射程“很不满意”,于是2020年12月决定启动计划,从提高射程、拓展发射平台和升级打击性能等三方面进行升级改进。

按照计划,改进款2016年开始部署。但光今年,就已至少两次传出日本政府急于提前部署的消息。这次是说2024年,提前两年。之前还有一次说是2023年,提前3年。

2

越是这种时候,日本右翼越是加紧鼓噪所谓“威胁”。

“‘下一场战争’的阴影正在蔓延。”“日益动荡的地区局势,意味着日本为一场涉台全面危机做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有日媒特意回忆26年前的所谓第三次“台海危机”,那同样被认为是日本面对台海局势紧张的时候。

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当时告诉助手,他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不眠不休,对日本将如何受到中美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的影响深感焦虑。

桥本认为,“如果中美发生任何冲突,日本将不可避免卷入其中。”

日媒进一步煞有其事地营造着危机感: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亚太地区安全态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围绕日本的安全环境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

中国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领海“活动频繁”,“不断尝试单方面改变现状”,在台湾岛周边“实施大规模军演”……这番荒唐逻辑的终点,就是被频频提及的那句话“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围绕这句话做了那么多文章,日本首先是为发展所谓“反击能力”做舆论铺垫。

之前是通过描述俄乌冲突称日本主权也“可能面临威胁”,等到佩洛西窜台后,又是极度渲染大陆对台军演中有5枚导弹落在日本所谓“专属经济区”一事。

8月16日,日本新任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还打电话给感染新冠、正在休养的美国防长奥斯汀,除了又对中国发射弹道导弹表示“强烈谴责”外,再次重申坚持日美同盟,“以应对该地区的任何情况”。

资料图

紧接着,8月17日,滨田靖一又见了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恨不能把“加强日美同盟”的说辞天天挂在嘴上。

日美关系这么铁,日本媒体可不得多想了,如果台海冲突发生,美国介入后,日本是不是就需要“提供必要的援助”,只扮演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的角色,可行?

日媒认为,不动脑子都可以知道,“美国的战机和运输机将在靠近台湾的冲绳美军基地起降”。冲绳的美军基地、山口县的岩国、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厚木基地、横田基地……都有可能被卷入战争。

既然“如此严峻”,日本就得发展“反击能力”。在这样的鼓噪渲染下,关于“彻底强化防卫力”的具体化讨论即将在日本全面展开。防卫费的规模、财源和是否应该拥有对地基地攻击能力是主要论点。

日本政府期待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文件,也被认为将朝着主张日本自卫队拥有所谓“反击能力”的方向进行调整。

3

以上种种,都是为日本的具体军事动作做预热。

无论在新建“宙斯盾”舰上搭载,还是在西南诸岛部署超过千枚远距离巡航导弹,日方的借口,都是获得“反击能力”以增强威慑。

这个“反击能力”,实际就是引发包括日本国内广泛争议和批评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真实目的在于突破“专守防卫”限制,在发展攻击性军力方面自我松绑。正是意识到这件事的“敏感性”,自民党在提交岸田政府的建议书中改用“反击能力”掩人耳目。

日本还借机继续堂而皇之加强南部岛屿所谓“防御力”。

日媒分析称,陆上自卫队的目标是在与那国岛或宫古岛建立驻军,并在冲绳岛的石垣岛部署导弹部队。而且,自卫队必须确保有能力独立进行防御,直到美军的加入。

石垣岛的军事基地建设已经开工了好一阵子了。近600名军事人员将驻扎在这里,还有可以从移动发射装置上发射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

资料图

戴着头盔,身着深绿色夹克,一脸尴尬笑容的岸田文雄站在日本陆上自卫队10型坦克里。

这张照片,估计很多人都有印象。

那会,岸田文雄成为日本新一任首相刚一个多月。

这样的亮相,掩盖了岸田在自民党鸽派中的政治基础,也掩盖了他代表广岛某选区议员的背景。

近一年来日本的种种动作都在印证,虽然岸田没有像安倍晋三、岸信介等那样在防务领域使用攻击性和刺激性的字眼,但是,恰恰是岸田文雄,正在逐步瓦解日本战后秉持的和平主义。

计划部署导弹、增加防务支出、试图获得“先发制人打击”能力……

有清醒的日媒已经指出,正在动摇“专守防卫”的日本,是试图以“和平”名义发动战争。

延伸阅读:

中日高层对话持续7小时媒体:在台湾问题上存在交锋

时隔两年半,中日再次举行高级别政治对话。

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天津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共同主持中日第九次高级别政治对话。

据共同社报道,这是秋叶自去年7月就任以来首次与杨洁篪举行面对面会谈。会谈持续了7个小时。

外交部网站截图

两年半、7小时这场对话为何重要?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是加强两国高层战略沟通的一项重要机制性安排,于2015年首次举行。此前,两国在5年时间里密集举行了八次会谈,但这第九次却相隔两年半才“姗姗来迟”。

“这次中日间的高级别政治对话,来得既突然又不突然”,长期对日本对华政策和中日关系保持关注的日本问题专家刘庆彬说道。之所以说并不突然,是因为围绕这场对话此前铺垫已久,而对于两国民众来说,在疫情逐步缓解的情况下,也都热切盼望着能尽快恢复交流和重振经济。

不过,由于最近日方的一些表现,也一度让日本舆论和中日关系界人士对于双方恢复对话的前景感到悲观。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东亚峰会外长会期间,因日方伙同七国集团和欧盟发表无理指责中国的涉台声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临时取消了同日本外相林芳正的会见。外交部副部长邓励还紧急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资料图

此后,日方并未收敛,反而传出日本国会最大团体“日华议员恳谈会”会长古屋圭司将窜访台湾的消息。

此外,在岸田重组的新内阁走马上任后,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等多名新任日本内阁大臣先后参拜靖国神社,岸田文雄本人也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一系列做法不仅挑战中方利益、伤害中方感情,也给中日关系蒙上了阴影。”刘庆彬表示。

正因如此,对于此次秋叶刚男访华,日方显得颇为低调,就连日本媒体都没有提前披露相关消息,在这次高级别政治对话举行的当天,日本广播协会网站和共同社等日媒都只在报道中提到,两国政府正在就会谈展开协调。

资料图

在刘庆彬看来,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中方仍向秋叶刚男发出了邀请,并重启了因疫情等原因而中断的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对两国关系迈向正常化具有积极意义。这也让日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NHK等日媒都认为,中日高层都能重视对话,保持对话渠道的通畅,这本身就为双方改善关系提供了摸索的平台。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也表示,以中日两国关系目前的现状来看,进行这样一次对话十分必要和及时,特别是以面对面而非线上的形式,有助于双方把问题交流清楚。而从会谈的时长来看,7小时,一方面反映出积累的问题不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说明双方谈得很细、很详尽,这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再谈台湾问题:“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在这次对话过程中,中日再谈台湾问题,但从各自新闻稿来看,双方在这一议题上“温差”明显。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关于中国为对抗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而实施军演,台湾局势趋于紧张,秋叶在会谈中传达了日方的立场。

资料图

刘庆彬对此指出,对于秋叶刚男这么一个外务官僚来说,想方设法把日本与西方阵营相捆绑的所谓“共识”和“关切”塞进这场对话,必然是题中之义。共同社的报道中就提到,秋叶会对中国向“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发射5枚弹道导弹一事表达“关切和抗议”,并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对此,中方再次阐明立场。杨洁篪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日方应着眼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长远利益,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奉行积极务实理性对华政策。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在次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重申,日方理应清楚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深刻认识到为“台独”势力张目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资料图

刘庆彬表示,日本对中国内政本就无权置喙,更何况,它在台湾问题上是负有历史责任的,更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立场,以及在经济上的定位,少做“引狼入室”的事,多为发展中日两国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作贡献。

胡令远进一步指出,台湾问题不容挑战,但美国和日本右翼政客不可能放弃通过打“台湾牌”来制衡中国的做法,中方通过这次对话持续发声,也希望能点醒岸田政府,真正做到不折不扣、言行一致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及时有效抑制蠢蠢欲动的日本右翼反华势力,方能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石。

“元首共识”如何为中日关系校准航向?

尽管在台湾问题上存在交锋,但在双方的新闻稿中,有一个关键词值得关注,那就是“元首共识”。

杨洁篪强调,中日双方应以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政治指引和行动遵循,秉持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总结历史,保持定力主见,排除内外干扰,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资料图

日方也在报道中提到,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通过双方的努力实现”首脑共识,就面对面对话及多层面沟通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

胡令远表示,中方基于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成功经验的总结,以及面对未来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双方围绕加强机制化的沟通和对话、积极开展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能为修复两国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刘庆彬也指出,岸田在当选首相后,一直提出要构建稳定的、建设性的双边关系,这无疑是“元首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要做的,是通过各层级的沟通,进一步将“元首共识”贯彻下去,这也需要日本政府拿出改变的诚意和行动。

就在不久前,岸田文雄对内阁和自民党领导层进行了“闪电式”的人事改组,新内阁中既有知华派,也有对华强硬派,尤其是7月底刚刚随日本右翼政客石破茂等人窜访台湾的滨田靖一出任防卫大臣一职,引发了外界高度关注。

刘庆彬表示,在防卫产业的现实利益和对美一边倒的舆论环境下,未来岸田政府在修宪和提升防卫费等问题上可能会走的激进路线,需要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

“对日本民众来说,大炮和黄油,哪个更重要,这是不言自明的,希望岸田在重新组阁后,能为‘中日新阶段’丰富内涵、充实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区域冲突,让中日关系得到修复,这符合两个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是两国民众的共同愿望”,刘庆彬说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晋源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晋源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